作文素材-教学观念
作文素材-教学观念
素材一:名言警句
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2.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3.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4.此刻的一切完美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穆勒
5.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萨迪
素材二:正面事实论据
1.唤醒“石狮子”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师,一天,他问正在雕刻石狮子的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父亲说:“看!拿这头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头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父亲进一步解释说:“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适用论点】①对自己的理想和工作要始终保持一份激情 ②有好的父母(老师)才会有好的启蒙,有好的启蒙孩子才会有好的一生③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石狮子”,人的一生都在努力将它变为现实,关键是你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它
2.知行合一 贵于行之
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适用论点】①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 ②学习知识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③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
3.课堂上的观察
日本茨城大学艺术学博士向野康江曾给上海武宁路小学给三年级学生上了一堂题为“虾5是什么样子的”美术课。课始,孩子们凭自己的既有经验所画的虾并不很理想:有的同学的虾有点像爬虫;有同学的虾头部几乎没画;也有小孩的虾长着“一双大手”,像蟹的钳子。老师并没有急着评价或否定,而是发下真虾,让学生在两相比较中学习观察、思考,从而去发现,并重新作画。这一次,学生的虾画得像样多了,头部也画得细致了,有的学生甚至很好地表现出了虾的肉质感,看上去活灵活现。
【适用论点】①引导孩子自主自主发现,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求知欲和创造潜能
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想方设法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
素材三:反面事实论据
1.“神童”高分低能被退学
曾名噪一时的“东方神童”魏永康13岁考上重点大学读本科,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在魏永康的成长道路上他的母亲曾学梅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适用论点】①教育应当回归生活 ②高分不一定高能
2.“考试机器”的前途令人担忧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在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他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一场接一场的考试把孩子们推进“题海”里挣扎,把学习这种智力活动简化为机械的体力劳动,把思维活动退化为机械记忆,把人的大脑当作一个电脑硬盘,惟一的目的就是记住各种“答案”,学会考试。
【适用论点】①唯分数论可休矣②拒绝考试机器,才能破除“唯分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