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的人像永不停摆的钟,把每一秒都刻成等待的刻度;
被爱的人却像捉摸不定的风,明明掠过你的衣袖,却说远方有更重要的奔赴。
你看,爱里总有这样的时差——
一个人捧着整颗心的晨露,
另一个人的黄昏却永远沾着忙乱的雾。
放假回家,偶然刷到一段小提琴版《这世界那么多人》。没有多余的修饰,就那么安安静静的旋律,却让我忽然松了劲 —— 原来藏在 “班主任” 身份背后的累,会被这样一段音乐轻轻勾出来。眼睛有点湿,却也忽然觉得:能有这样一刻,放下所有忙碌,只听一段喜欢的曲子,真好。
本文记录了“我”参加表弟送兵仪式的经历:上午在武装部见证表弟身着军装的挺拔模样,满心骄傲又藏着不舍,却在欲与表弟多交流时,收到学生资助工作群需当日完成材料比对的紧急通知。随后集合哨响,表弟匆匆归队,“我”中午与亲戚就餐时,无奈告知需回家加班、无法参加下午15点的家属陪伴环节。返程途中及在家加班时,“我”反复回想表弟的身影,遗憾错过陪伴,不舍其远走从军,却也理解工作责任,更期盼未来重逢,为表弟的成长与担当深感自豪。
作者回到母校任教已两周,期间忙于备课、适应新身份,常感疲惫与忐忑。教师节当天午休,作者正为下午课程备课,因熬夜而倦意十足。此时,班上三名学生送来一束带水珠的向日葵,祝其教师节快乐,还称赞其讲课好。这束朴素的花与孩子们真诚的举动,瞬间驱散了作者的疲惫与不安。作者此前对能否做好教师工作存疑,而此刻深刻领悟到教书的意义 —— 不在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在于付出被学生看见与认可,能为孩子带去温暖。如今这束向日葵仍激励着作者,让其决心用心教学,守护学生成长。
回母校当老师首周,作者差点被压力压哭——身兼班主任、三科教学与出纳,责任心揪着心。可面对学生,作者满是温柔; 嗓子哑、流鼻血的疲惫里,藏着意外温暖:组织委员悄悄递来一瓶牛奶。瞬间,所有辛苦都有了意义。这一周,累得真实,也暖得深刻。
我是一名公费师范生,刚结束仅 3 天的线下岗前培训;本以为会被分到陌生校园,却意外回到初中母校,心里满是激动。走在熟悉的校园,我想起当年班主任的温暖,可想到自己即将当班主任,又忍不住担忧:怕没法上好课、引导学生,也怕难以快速了解学生、组织班会,更担心 3 天听课所学难转化为实际能力,但母校的熟悉感给了我勇气,我会带着热爱与初心,在实践中慢慢成长。
他数着分秒在晨光里写信,墨迹未干就寄出整片真心。而她总在暮色里才拆阅,回信时落款永远沾着夜露的凉意。
以时光与亲情为主线,通过孩童成长的视角,在静谧的夜色中回望温暖,并感慨岁月的变迁,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
寒风轻卷,落叶在寂寥中翩跹,没有繁花的喧嚣,只有枯叶与光影的低语。生活的诗意,藏在每一片倔强飘落的弧度里。
在乡镇生活,夜晚总是来得格外宁静。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霓虹灯的闪烁,只有微弱的路灯和远处的虫鸣。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夜晚,一阵阵清脆的蛙鸣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今天我和朋友出去玩,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位乞讨的老人,她胸前挂着一个崭新的收款二维码。这个看似平常的场景,却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关于信任与欺骗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