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我还攥着那张印着 “XX 中学” 的分配通知书,指尖的温度好像还没从刚接到教育局电话时的滚烫中冷却下来。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短短三天的线下岗前培训刚画上句号 —— 这三天里,我们几乎把时间都用在了听课上,从资深教师精巧的课堂设计,到他们与学生自然的互动方式,每一堂课都像一束光,为我们这些即将踏上讲台的新人照亮了方向。本以为培训结束后会被分配到陌生的校园,却没料到命运会把我送回这个承载了我整个青春的地方 —— 我的初中母校。

走在熟悉的校园小路上,教学楼外的那棵老樟树早已不见了踪影,操场边的公告栏里,还贴着去年学校运动会的照片。我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自己背着书包匆匆走过的身影,也能想起曾经的班主任龙老师:她总能精准地察觉我们情绪的变化,会在我考试失利时递上一张写着鼓励话语的小纸条,会在班会课上用温柔又有力量的语气,把零散的班级凝聚成温暖的集体。可现在,我要站在曾经龙老师站过的讲台上,成为几十名学生的 “引路人”,培训时匆匆记下的听课笔记还在手里,心里却突然没了底气。

我开始忍不住设想: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能像听课里那些资深老师一样,把知识点讲得清晰又生动吗?如果遇到上课走神、跟不上节奏的学生,我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吗?更让我忐忑的是班主任工作 —— 我该怎么快速记住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怎么组织好一次班会,让大家愿意参与、愿意分享?家长们把孩子交到我手上,我能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帮孩子们在初中这关键的一年里稳住心态、踏实成长吗?这些问题像小石子一样,在我心里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让我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不足:短短三天培训听来的经验,真的能顺利转化为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吗?

但转念一想,这里是我的母校啊。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或许都还记得当年那个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的我;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过我的成长。如果说三天岗前培训的听课经历给了我 “参考”,那母校的这份熟悉感,或许就是我面对未知的 “勇气”。我可以向曾经的老师们请教班级管理的细节,可以沿着自己走过的求学路,更懂现在的学生们在想什么 —— 就像当年的我期待遇到一位好老师一样,现在的我,也想成为那个能被学生记住的好班主任。

激动仍在,担忧也没有完全消失,但此刻的我,更多了一份坚定。明天,我就要以新的身份走进这所校园,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会带着这份对母校的热爱,和对教育的初心,一步一步慢慢走。毕竟,每一位合格的老师,不都是从 “认真听课学习” 开始,再慢慢在实践里成长起来的吗?

mmexport1756523562163.webp

IMG_20250830_175548.webp

mmexport1756564370725.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