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正烈,我像往常一样约上好友阿牛外出骑行,这次特意挑了条从未踏足的路线,想着来场新鲜的探索。
我们在路口碰头,点开高德地图便出发了。起初路还算平缓,没什么陡坡,我俩都只揣了瓶王老吉,心想着沿途总有商店能补给,压根没把烈日当回事。直到骑进班竹地界,脚下的路突然变了脸——眼前的坡道陡得吓人,有些路段几乎像要竖起来,估摸着得有六十度,别说骑车了,推着走都费劲。
双手死死攥着车把,头埋得快抵着胸口,一步一挪地往上挣。汗水早把T恤浸透,顺着下巴往下砸,滴在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我甩了甩手腕看运动手表,心率指针在170上下蹦跶,嗓子眼干得像要冒烟。累到极致时,索性把车往路边一靠,直接瘫坐在发烫的路面上喘气。可抬眼的瞬间,所有疲惫都淡了几分:头顶是泼翻了似的靛蓝天空,大朵大朵的云白得发亮,像刚弹好的棉花;远处的山层层叠叠,青黛色的轮廓在阳光下晕染开,活脱脱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这地方生态是真好,道旁草丛里总藏着惊喜——翅膀闪着金属光的蝴蝶翩跹而过,肥硕的绿蚂蚱蹦得老高,还有几只彩螳螂举着“镰刀”,歪头打量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
磨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挪到了山顶。我憋足劲朝着群山吼了声“上来啦”,回声在山谷里荡开老远。山顶的景致更是绝:方才还清晰的村落,此刻缩成了橘子大小;天上的云像被剪刀裁过,把阳光劈成两半,一半山坳亮得晃眼,一半浸在阴凉里,恍惚间竟有《你的名字》里那种梦幻感,光与影的边界分明得能伸手摸到。
歇了没多会儿,我们点开地图打算从桂花方向绕下山。跟着导航骑了一阵,平整的水泥路渐渐变成碎石子混着泥的小道,再往前,竟没路了。我们试着钻过齐腰深的杂草,踩过茶农留下的窄水泥路,来来回回绕了好几圈,地图上的路线始终是个虚影。那“高德地图持续为您导航”的电子音,此刻听着格外讽刺,换了百度地图,也是同样的执拗播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水早就喝光了,爬山耗掉的体力加上太阳烤着,喉咙干得像要裂开。我和阿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焦虑——再找不着路,怕是真要脱水困在这儿。最后试了次导航仍无果,我俩咬咬牙决定原路返回。重新爬回山顶(没错,下山时没留意的小坡,这会儿全成了拦路虎),再顺着来时的路往下冲。坡道太陡,好些地方不敢骑,只能倒着推车慢慢挪,刹车片磨得发烫,手心全是汗。
总算挨到山脚时,远远瞅见一汪山泉水。水是真清,凉丝丝的透着寒气,可谁敢直接喝?怕里头藏着寄生虫,只能掬起水往脸上泼,冰凉的触感顺着脸颊往下淌,总算驱散了几分昏沉。歇够了力气,才慢悠悠骑回了家。
对着镜子瞅了瞅自己炭块似的脸,我忍不住笑出声。这哪是骑行啊?分明是场硬核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