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需要背诵的知识(科目二简答题)

    106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1. 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3. 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 教育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20世纪后教育的特点

  1. 教育终身化

  2. 教育全民化

  3. 教育民主化

  4. 教育多元化

  5. 教育现代化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3. 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不是按照相同的速度进行的

  4. 互补性。个体某方面较差但是肯定有某方面优秀

  5. 个别差异性。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


四.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1. 遗传

  2. 环境

  3. 学校教育

  4. 人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一)社会依据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 文化传统

  4. 人口结构和素质

(二)人的依据

  1.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学制本身的依据

  1.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的学制影响


六.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 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 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七.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作用

  1. 德育: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德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

  2. 智育:授予学生知识文化和技能。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基础和前提的作用

  3. 体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物质基础的作用

  4. 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的鉴美能力、创美能力。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5.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是全面发展的实践基础


八.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体制和教育的内容

  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 教育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九.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地活动,他规定着人发展地方向

  2. 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地,相对来说教育效果更好

  3. 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刻


十.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 义务教育范围逐渐扩大年限不断增长

  2.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3. 高等教育要大众化

  4.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二章 中学课程


一.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1.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 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二.新课程改革的结构

  1. 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综合结合的课程。

  2. 高中分科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

  3.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 农村中学的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

  1.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3. 评价内容综合化

  4. 评价标准分层化

  5. 评价方式多样化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7. 关注发展过程

  8. 多用发展性评价


四.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活动课程的特点)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或者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是杜威。主要观点如下:

  1. 教育内容因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

  2. 课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3. 课程要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兴趣和需要

也就是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五.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论,以赫尔巴特、夸美纽斯、斯宾塞和布鲁纳为代表。主要观点如下:

  1.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应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六.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

  2.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满足不同地区和学生地发展需求

  3. 密切课程内容和生活时代的联系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七.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2. 突出基础教育的特点,处理好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3. 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必须注意到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学校的适用性

  4. 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 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习,其形式符合心理学、卫生学、美学要求

  6. 教材的编写要兼顾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1. 信息技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

  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4.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一.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

  1. 激发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三.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地描述, 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 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要求:

  1.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 防止直观不当和直观滥用

  3. 直观的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4. 要重视言语直观

四.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使 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 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教学

  3.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五.讲授法的概念和要求

概念: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

基本要求:

  1. 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

  2.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3. 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

  4. 教师要组织学生听讲

六.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 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 注意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贯彻要求:

  1.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的关系。

  4.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 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

  2. 学生的年龄特征

  3. 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特点

  4. 教学的时间设备条件

  5.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6. 教学手段、教学环境

八.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备课的要求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同时需要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基本要求:

  1. 要深入准确地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2.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3.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4.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九.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 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 传授知识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十.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3.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5.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6. 有利于教学管理教学检查

缺点:

  1.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

  3. 不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样化

  5.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十一.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 间接性:主要学习间接经验,学习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间接地认识世界。

  2. 引导性: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不能独立完成。

  3. 简捷性: 学习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 产。

  4. 教育性: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品德教育。

十二.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又叫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 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 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要求:

  1.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 同时, 讲授也应遵循科学性要求, 表达 要准确,实验、演示、计算要精确、规范。

  2.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小学教学涉及的内容均直接或间接地蕴含着思想性, 教师教学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 根据教材章节内容的特点, 把思想性与科学性融于一体, 做到既教书 又育人。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主要靠教师来保障。教师必须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文化水平和思想修养, 从而提高知识教学的科学化程度, 并通过自己内在的思想 观念、精神面貌、情感状态、行为方式等对学生品德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center>第四章 中学生心理因素</center>

一.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1.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爱好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5.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 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 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反之 则越困难。

  2. 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 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4. 原型启发

  5. 动机强度与情绪状态。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三.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 学习材料的性质

  2.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 识记的方法。

  5. 时间因素。

  6. 情绪和动机。

  7.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四.学生学习的特点

  1. 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 的和实质性 (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指学习者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 联系的倾向性。

  3.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 U 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 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 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口诀: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 设置合适的目标

  6. 表达明确的期望

  7.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八.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口诀:需要立志,自我归因)

  1.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九.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

  1.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 一种假设。

  2.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3. 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建构主义学生观

  1.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

  1.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 学习的情境性。

十.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 精选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十一.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注意的规律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 注重讲解、板书和教具的使用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2. 培养间接兴趣

  3.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防止学生分心

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

  1. 有意注意虽然是学习的重要保障, 但是完全依赖有意注意进行学习, 容易引起学生的紧张和疲劳, 不 能长期坚持。如果单纯依赖无意注意学习, 又会因缺乏目的性而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并且学生克服困 难的意志力也得不到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种注意的交替运用。

十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6.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 并通过语言来表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 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水平。

  7. 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8. 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的实物标志的概念。

  9. 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十三.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思维水平。

十四.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 相似性。 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策略的水平。

  3. 学习心向与定势。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 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 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除以上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 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十五.简述操作(动作) 技能的培养要求

  1.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十六.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和概括性。

  3. 根据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5. 科学地进行练习。

十七.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 策略、组织策略。

①复述策略: 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②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 策略。

③组织策略: 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 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 控策略、调节策略。

①资源管理策略。 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 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

十八.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 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2. 记忆的有意性加强。

  3.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4.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十九.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需求。

  2. 安全需要:寻求依赖和保护,避免危险与困难,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

  3. 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

  4. 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

  5. 求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決问题的工具。

  6. 审美需要:对美、秩序和平衡的需要。

  7.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实现自我理想的心理需要。

二十.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 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 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3. 认知策略的学习:用什么方式学。

  4. 动作技能的学习: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

  5. 态度的学习: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二十一.简述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关键词:数量】 b.变通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关键词:不同类型】

c.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想出不同寻常的,与众不同、新奇性的答案。【关键词:新奇独 特】

二十二.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1. 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 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 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时, 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 体。【部分与整体,整体优先】

  3. 知觉的理解性:个体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用已有的知识经 验去认识,千人千面】

  4. 知觉的恒常性: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条件 改变,印象不变】

二十三.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1. 时间很短:不会超过 1 分钟, 一般是 30 秒左右。

  2. 容量有限: 一般为 7±2 个组块。

  3. 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是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4. 操作性强:短时记忆就其心理功能而言具有操作性。

  5. 易受干扰:当有新的信息插入,即阻止了复述时,原有信息就会很快消失,而且不能再恢复。

二十四.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功能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主要体现 在四个方面:

  1.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2.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 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

二十五.简述学习动机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 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功能:

①激发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维持功能 ④调节功能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一.最近发展区及启示

  1. 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

    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 最近发展区的启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

    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1.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

    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2. 心理发展的实质。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3. 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

    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 内化学说。维果斯基认为运用符号可以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

    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措施

  1. 针对胆汁质的学生,老师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说服力;同时要培

    养学生坚持和自制的精神,豪迈、豪爽、勇于进取的品质,但也应该克服鲁莽和莽撞的缺点。

  2. 针对多血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多给他们一些活动

    的机会。要定期提醒,培养其专一的品质,防止见异思迁

  3. 针对黏液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老师要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

    要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 针对抑郁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老师要对其多关心、爱护,不要在公开场合对

    其严厉指责和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 生物遗传因素

  2. 社会文化因素

  3. 家庭环境因素

  4. 早期童年经验

  5. 学校教育因素

  6. 个人主观因素

五.中学生情绪的特点和指导学生有效调节方法

  1.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①爆发性和冲动性

    ②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③外露性和内隐性(掩饰性)

    ④心境化和持久性

  2. 指导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④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1. 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 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识能力和创造力;

  5.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七.影响学生能力形成的因素

  1. 先天素质(遗传因素)

  2. 早期经验(环境因素)

  3. 教育与教学

  4. 社会实践

  5. 主观努力(内在因素)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 结合班级 、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 小组辅导。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1.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 学生主体性原则;

  5. 个别化对待原则;

  6. 整体性发展原则。


第七章 中学德育

一.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 有效的说服

  2. 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利用群体约定;

  4.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 价值辨析。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行的过程。

三.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 明道理,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循循善诱。

  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面教育。

四.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1.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 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3. 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五.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德育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一起,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注重组织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六.中学德育的途径

  1.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学。

  2. 社会实践动。

  3. 课外、校外动。

  4. 共青团组织的动。

  5. 会、校会、周会、晨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6. 主任工作。

七.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10 岁是儿童从他律到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皮亚杰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 岁:没有规则意识,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

②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8 岁:服从外部规则,把人们的规定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只

能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③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10 岁: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认为所有的人都

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能够同时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结果。

④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0-12 岁:公正平等,惩罚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八.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用“海恩兹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

道德两难问题进行判断。

柯尔伯格根据儿童对两难问题的判断,把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具体内

容如下:

(1)前习俗水平(9 岁以下)【关键词:避罚、利己】

①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②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满足自己的需求、评定行为的好坏标准主要看是否符合自我利益。

(2)习俗水平(9-16 岁)【关键词:好孩子、好公民】

①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别人的赞赏、认可。

②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尊重法律的权威,知法、懂法、守法、法律不可改变。

(3)后习俗水平(16 岁以后)【关键词:法律可改变,道义高于一切】

①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法律可改变。

②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公平、平等、尊严、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九.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1. 选好示范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2.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层次。

  3.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

解榜样。

  1.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要及时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使其把敬慕

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十.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长善救失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

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1.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 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十一.说服教育法的要求

  1. 明确的目的性。说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需要,切中要害。

  2.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启发,表达的方式要力求

生动有趣。

  1. 注意时机。说服应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 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语重心长。

十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 外部因素:①家庭教育 ②社会风气 ③学校教育 ④同伴群体

  2. 内部因素: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 组建阶段。这一时期是班集体的雏形期。学生在形式上同属于一个班级,实际上还是比较孤立的个体,班级成员多数彼此之间还不熟悉,缺乏认同感,行动缺乏组织协调。在这一时期,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动力。

  2. 核心初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是班级稳定发展时期,班级的组织与功能比较健全,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

  3. 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 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二.简述个别教育工作

①先进生工作。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④发挥优势,带动全班进步。

②中等生工作。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③针对中等生信心不足的特点,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③后进生工作。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③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

④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⑤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⑥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三.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

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 了解和研究学生;其中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 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

  5.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 操行评定;

  7. 班主任计划和总结。

五.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班主任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也是一名合格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 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班主任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 知识素质。知识素质包括所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与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等。

  3. 能力素质。能力素质包括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

  4. 身心素质。

六.如何建立教师的威信/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①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不计名利。

②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教师需要勤奋刻苦,好学多思,拥有独特的见解和渊博的知识;同时,还应努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挫折耐受力,养成宠辱不惊、积极进取的品格。

③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良好,就会很快赢得学生的信赖,为树立威信打下基础。

④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行为习惯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

⑤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一方面,学生容易产生近师、亲师、信师的心理效应;另一个方面,教师主动关心、爱护、体谅学生,满足学生理解求知的需要,教师就能迅速在学生中建立威信。



消息盒子

# 暂无消息 #

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